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于7月12日-13日以视频方式在北京、沈阳、大连三地同步举行。12日下午,中国(辽宁)—中亚数字经济分论坛在大连富丽华大酒店召开。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经济与贸易发展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季尔绍德·沙里菲,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首哈特·白特罗夫,华宇注册首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许建英线上致辞。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馆外交官,以及大连相关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现场连线,围绕数字经济互动交流,共挖合作潜能。副市长郭云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彭义出席论坛现场并致辞。
季尔绍德·沙里菲
和首哈特·白特罗夫分别表示
数字经济是现代经济新要素,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华宇注册主管构建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数字经济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亚各国正在按照各自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同大连在数字经济领域携手前行,共谋合作。
许建英在致辞中说
辽宁与中亚各国开展数字经济深度合作,不仅将促进辽宁省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大力助推中亚各国的科技进步、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步伐。
记者从会议了解到,大连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加强与中亚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好“数字丝绸之路”。
■ 支持大连相关企业参与中亚各国的互联网、物联网、光纤光缆等硬件设施项目建设。
■ 鼓励大连企业对接各国,开展产业数字化、数字医疗、数字教育等领域合作,交流分享“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和经验,为各国智慧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金融等提供多范围解决方案。
■ 支持和欢迎大连与中亚地区企业共同开拓彼此间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华宇注册登陆让中亚优质的小麦、棉花等农产品涌进大连市场,让大连海产品、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商品进入中亚五国。
■ 支持大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亚各国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搭建人才应用平台等多种方式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在数字新型学科建设、相关科研攻关、实训基地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推进数字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
论坛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和金普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大连数谷、大连德泰超算、大连冰山集团、大连光洋科技、大连达利凯普等企业负责人,华宇注册网址介绍了大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并对我市重点园区和企业进行了推介。
挖掘合作潜能助力
“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辽宁)—中亚
数字经济分论坛观察
相聚云端交流,共商合作大计。目光聚焦辽宁。7月12日,中国(辽宁)—中亚数字经济分论坛在大连举行。
展示成果、推介项目、交流经验……会场内,嘉宾济济一堂,好戏不断。把握新时代脉搏,以抢抓机遇为共识,以合作共赢为愿景,辽宁与中亚五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合作潜能,共同推进“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抢抓机遇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带动经济增长、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成功举办三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全省新型基础设施位居东北首位。“星火链网”骨干节点落地沈阳市。大连市拥有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等国际化交流平台,是全国重要的大型数据枢纽、一流的数字产业化发展高地、领先的数字经济融合高地。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彭义认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步幅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动能加速释放,为辽宁广泛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抢搭数字经济快车,中亚国家也在纷纷布局。参加论坛的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经济与贸易发展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季尔绍德·沙里菲、土库曼斯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首哈特·白特罗夫在致辞中分别表示,数字经济是现代经济新要素,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数字经济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亚各国正在按照各自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化辽宁与中亚五国交流合作,已是顺势而为、正当其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许建英说,辽宁海陆兼备,工业基础雄厚,人才济济,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随着中国—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此时中亚五国与辽宁开展数字经济合作迎来重要机遇期,特别是此次数字经济论坛的举办,反映出双方真诚的合作愿望和深远战略眼光。
共谋发展
谱写创新合作新篇章
东北亚等级最高的数据中心集群和云服务基地,北方算力最大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拥有数控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论坛上,大连数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德泰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等数字企业推介的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和数字经济领域领先优势,多维度呈现出大连市以发展数字经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阶段性成果。
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段洪涛认为,中亚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大连市目前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与中亚国家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互补性强,双方深化合作可实现互惠共赢。
数字产业规模优势、应用场景广泛、支撑要素完备,加之大连市本身的开放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为大连深化与中亚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2021年,大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10.23%。
大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叶景岩从三个方面展望了大连市与中亚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方面的合作前景。
■ 在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大连相关企业具备技术和资源优势,可参与到中亚各国的互联网、物联网、光纤光缆等硬件设施项目建设。
■ 在开拓彼此间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方面,中亚优质的小麦、棉花等农产品可进入大连市场,大连海产品、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商品进入中亚五国,分享各自的巨大市场空间。
■ 此外,在联合推进数字人才培养方面,大连理工大学等大连31所高等院校和大连化物所等100多家科研院所,与中亚五国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搭建人才应用平台等多种方式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衔接并形成良性循环。
数字联通世界,交流推动共进。论坛结束,大连数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晗仍然很兴奋。他说,“大连数谷”项目搭着“数字丝绸之路”的快车,与中亚五国伙伴共谋发展,合作前景一定美好。
中国—中亚
农业合作分论坛
在大连举行
7月12日,作为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重要活动之一,以“强化农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中亚农业合作分论坛在大连举行。
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是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机制化交流的国家级高端合作平台。此次农业合作分论坛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大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来自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官员、学者、企业家代表等500多人以“线上+线下”方式与会。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巴克特古洛娃等嘉宾在论坛上致辞。
分论坛聚焦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农业国际贸易发展、农产品价值链提升、新农业+新零售、生态和绿色农业等领域,分享经验,建言献策,展望未来。还举办了商业合作活动,我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现场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萨励可商贸有限公司签署了项目合作意向协议。
❖
今年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双方农业合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会者认为,中国—中亚农业合作分论坛的举行,对双方进一步拓展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这一平台 ,辽宁也将进一步加强同中亚各国农业领域合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强化农业合作谱写共赢华章
——中国—中亚
农业合作分论坛侧记
风从海上来,拂面八方客。7月12日,作为第九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中亚农业合作分论坛在美丽的滨城大连举行。
来自我国和中亚五国的官员、学者、企业家等代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农业领域的国际贸易、科技协作、产能合作等话题建言献策,畅谈合作前景,开展务实交流。
今年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30年来,农业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彭廷军认为,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宣告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时间节点举办中国—中亚农业合作分论坛,对于进一步拓展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市场潜能
做大农产品贸易“蛋糕”
分论坛以《诚品辽宁·食安天下》宣传片开场。大屏幕上,东港草莓、庄河蓝莓、凌源鲜花、西丰鹿茸、盘山河蟹、营口海蜇……一个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特定画面,吸引着与会嘉宾的目光。
辽宁省农业行业贸易促进支会秘书长武建说:
和国内不少地方一样,辽宁与中亚国家在农业资源方面,各具特色,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合作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共建利益共同体的重要结合点。
作为我国农业对外贸易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辽宁农产品进出口额近年来年均在100亿美元左右,常年活跃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有一千余家。辽宁与中亚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尤为迅速,去年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38.58%,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了48.34%。
如今,哈萨克斯坦的骆驼奶、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塔吉克斯坦的干果、土库曼斯坦的棉花、乌兹别克斯坦的车厘子……日益多样的中亚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消费者的生活。而我国许多优质农产品也不断进入中亚市场,如大连的扇贝、海带等弥补了当地海产品短缺的遗憾,丰富了中亚百姓的味蕾。
我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由1992年的1.75亿美元增长至10.73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中亚五国进口农产品4.66亿美元,约是1992年的137倍。
武建表示,中亚国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辽宁是中欧班列重要始发站,这为双方农业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后,在粮食、坚果、食用菌、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及饲料添加剂等深加工农产品领域,双方可以共同激发市场需求,做大贸易“蛋糕”。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一直在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彭廷军建议,双方要积极拓展渠道,深化经贸合作,探索新形式新业态的合作模式,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挖掘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合作潜力,进一步发挥农业服务贸易在双方农业生产转型中的作用。
插上科技翅膀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通过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建设、农业技术培训及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加强科技合作,为地区各国农业发展增添动力。
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旱区农业科技成果向国内外转化推广的重要集散地,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从2020年10月就在杨凌运行。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何玲说:
依托基地,我们开展农业援外培训和远程技术讲座,参训学员已达2.4万人次;围绕农业科技示范,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8个农业科技产业园,为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杨凌,一些中方农业科研机构也积极投身于同中亚国家的科技合作,在品种改良、植物保护、高产栽培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隋国民说:
借助中国—中亚农业合作分论坛这一平台,我们有意愿同中亚五国在农业科技领域交流互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辽宁省农科院是省政府直属综合型农业科研机构,在杂交粳稻、高粱、李杏、沙地治理、旱地耕作制度研究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隋国民说,中亚盛产杏子,但皮薄易腐不耐运输,而省农科院的“国之鲜”品种作为全球第三代杏的顶级品种,能够提升中亚杏的耐储运性能。省农科院的旱地农业间套作栽培等技术,在中亚地区也具备复制推广的应用前景。
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农业合作持续向好,彭廷军则建议,双方要充分利用完善的合作机制,加强在种质资源、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旱作农业等关键领域的技术交流,做实做新科技合作,让双边合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扩大产能合作
提升农产品供应稳定性和附加值
作为本次农业分论坛的压轴戏,我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总裁助理戚本伟登台,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萨励可商贸有限公司的贝松先生“云”签项目合作意向协议。
我相信,这会是中乌饲料业合作的一个典范,双方将在农业饲料国际贸易、饲料生产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这也是禾丰走向中亚的开始。
走下签约台,面对媒体的采访,戚本伟对项目前景信心满满。
❖
近年来,一批像禾丰这样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陆续赴中亚五国投资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农业发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仅在塔吉克斯坦,就有4家知名中资农业企业进入,合作项目涵盖小麦面粉及植物油脂加工、牛羊养殖及屠宰加工、棉花种植及纺织加工等领域。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李志平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应采取切实行动,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合作。要加强平台共享,促进智慧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同时聚焦利益契合点,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推介活动,以广泛共识的指引、正确路径的谋划和精细项目的操作,赋能农业发展。
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农业产业合作,最后一公里在地方。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各地可依托现有合作机制,结合自身优势、中亚国家农业发展需求,推动小麦、棉花、油料、畜产品等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附加值,造福双方人民。
中国(辽宁)—中亚
教育合作分论坛
在大连举行
7月12日, 以“深化教育合作,共迎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中国(辽宁)—中亚教育合作分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
此次教育合作分论坛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13所高校以及北京、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的43所国内高校的领导和专家等200余人相聚“云端”,共同回顾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见证辽宁与中亚国家高校交流合作新发展,展望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教育合作的新前景。
论坛上,我省大连外国语大学、辽东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4所高校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4所高校签署5项合作协议。来自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16位专家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4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共迎教育合作美好未来
——中国(辽宁)—中亚
教育合作分论坛扫描
海浪声声,海风习习。经过阵雨洗礼的校园格外凉爽。
7月12日,中国(辽宁)—中亚教育合作分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开幕,来自中亚五国的13所高校以及国内43所高校的校长、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200余人“云端”相聚,以“深化教育合作,共迎美好未来”为主题,共同回顾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见证辽宁与中亚国家高校交流合作新发展,共绘高质量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蓝图。
简短但高效率的论坛,收获了教育合作成果,凝聚起开放创新共识,揭开了中国—中亚教育合作新的一页。
打造教育开放新高地
坚持共赢共生,深化教育合作。论坛开幕式上,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 我省大连外国语大学、辽东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4所高校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化工大学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国立大学、塔吉克斯坦俄塔斯拉夫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外交大学4所学校签署5项合作协议。我省高校对外合作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辽宁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加快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与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省教育厅厅长冯守权在致辞中表示,辽宁高校与中亚五国高校在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
承办此次论坛的大连外国语大学,是我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学校党委书记王伟辰介绍,
■ 学校已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6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
■依托学校在俄语区建立的2所海外孔子学院、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等高层次平台以及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部级学术机构,积极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邀请知名外籍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大师班课程,充实教学、丰富课堂,承办各种大型赛事、教育论坛、学术研讨会,选派优秀本科生及研究生赴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工作。
❖
中国医科大学于2018年发起,并和境内外的一些知名医学院校共同创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副校长刘莹在论坛上展示了联盟成果:自成立以来,联盟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充分挖掘各方优势和潜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目前成员单位已发展到20个国家71个医学教育机构。
❖
不断提升中国同中亚国家师生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沈阳师范大学于2020年获批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联合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一带一路”欧亚俄语国家文化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拓宽了与中亚国家高校的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杰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为中亚学生开设了线上“汉语+文化”中文课程,近200名中亚学生参加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推进中亚教育交流持续发展。
打造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辽宁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正高质量地大步迈进。
开启教育合作新征程
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教育合作是基石。如何筑牢这块基石?
论坛期间,与会大学校长、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围绕“携手应对挑战、促进开放融通”“开放共享、创新合作”“中国—中亚30年教育合作与交流:回顾与展望”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4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为中国—中亚教育的明天建言献策,描绘未来。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多年来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为推进包括中亚各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全方位合作提供专业的人才保障。
要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打造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项目,搭建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实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刘宏倡议,在上合大学合作框架下,中方项目院校与中亚国家上合院校继续秉承“上海精神”,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文明互学互鉴,促进青年人文交流事业发展,努力构建中亚命运共同体。
“共享优质资源,全面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教育合作提速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郑薇在致辞中表达的观点,也是中外大学校长的共识。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陆安慧教授建议,全方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中国与中亚国家高校间的合作,逐步建立一批双方高校单个学科或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东海期待,与各优秀院校开放共享、创新合作,打造面向中亚高等教育高地,推动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产学研合作等协调联动。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动着新时代教育踏浪前行。聚焦变化,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战略总裁张涛呼吁更多上合组织国家年轻人参加人文交流活动,借助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为深化中国和中亚各国教育合作赋能。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
从不同的文明中寻求智慧,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的教育合作必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