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欽州1月23日電 題:“嶺南古郡”煙墩大鼓:一鼓雷動 迴響千年
中新社記者 楊強 翟李強 黃令妍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節奏的如雷鼓聲,響透十里開外。1月23日,中國農曆正月初二,“嶺南古郡”流傳千百年的廣西靈山煙墩大鼓在鄧塘村擂響。震耳欲聾的鼓聲,是坊間民眾對驅趕瘟神和迎接美好生活的新年期盼。
當天,靈山縣煙墩鎮一年一度的打鼓比賽在鄧塘村民族團結廣場舉行,6支鼓隊同台競藝。隨着數十名村民孔武有力地舞動手中的鼓槌,排山倒海般的鼓聲驅散了四里八鄉民眾和遊客身體髮膚的寒冷,也沸騰了人們對新一年的希望之心。
“每年舉辦鼓賽時,各村的鄉親們都會捧出美食,雲集在做東的村莊歡聚,少則數十桌,多的可達數百桌乃至上千桌。”年屆七旬的欽州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平修告訴中新社記者。
煙墩大鼓系靈山縣煙墩鎮一帶壯、漢族民間一項獨特而古老的傳統藝術,至今已有千百年歷史。它起源於古代當地先民用作驅鬼避邪、驅趕猛獸和傳遞戰爭信號的器具。
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靈山縣誌》記載:“六月六日,多延屍(師)公擊土鼓以迓田祖……”史冊記載了彼時靈山“師公”使用煙墩大鼓祭神拜祖的情形,這是靈山煙墩大鼓的另一重社會意義。
黃平修從五六歲開始就跟隨父親和爺爺學打鼓,18歲首次制鼓。作為煙墩大鼓的傳承人,在過往的十數年間他親手製作的大鼓超過2000面,最大的一面大鼓高逾3.2米,直徑1.8米,足足花了大半年功夫。
“用巨大的樟木或楠木,挖空樹心,蒙上本地上好的水牛皮,整個鼓體沒有一顆鐵釘。”黃平修介紹,煙墩大鼓歷來都是純手工製作,製作一面鼓平均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大鼓的音質、音高、音準等,全憑匠師個人經驗進行調試,直至達到最佳狀態。
隨着時代變遷,煙墩大鼓逐漸演變成為坊間迎春、祈福、慶祝豐收的演奏樂器和娛樂活動,2008年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每逢春節、中秋、壯族“三月三”等傳統節日,以及重大喜慶活動,當地民眾都會擂鼓相慶。
1月16日,黃平修揮動雙槌,擂響了煙墩古鎮傳統春節的第一通大鼓。從那天起,古鎮的鼓聲將持續至正月十五。鄧塘村一名負責人說:“每一個晚上、每一個白天 ,到處都有人在打大鼓。”
每逢大年初二擊鼓鬧春是煙墩古鎮的傳統習俗。是日,十里八村的民眾聚集在一起斗鼓,比拼鼓聲,祈求風調雨順,驅疫辟邪。 “鼓聲最遠可傳到20公里之外。”黃平修說,十村八村斗鼓,評比哪個村鼓打得好,打得響,最後給那個村的鼓師戴上大紅花,很有講究。
煙墩鎮現存最高的大鼓,有3米之高,擊鼓人要站在兩層板凳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大鼓,鼓面直徑1.8米,重逾350公斤,要七八個壯漢才能抬動。煙墩鎮男女老少都會打大鼓,隆隆不息的鼓聲象徵著他們健壯的體魄,也體現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
充滿傳統文化魅力的煙墩大鼓已成為鄉親們情感交流的紐帶,鄧塘村也成為民族團結示範村。在煙墩鎮鄧塘村的煙墩大鼓陳列室,中新社記者看到一面出自於明朝年間的大鼓,用手輕叩滄桑的鼓身,低沉的回聲仿若穿越千百年。(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