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明確提出5個方面16條具體措施,逐一確定責任部門,推動各級各部門扛牢廉潔文化建設政治責任。
《若干措施》主要舉措有哪些?如何確保全面貫徹落實?7月5日,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文件起草組有關負責人,圍繞起草背景、重要意義和內容亮點等作權威解讀。
貫徹落實中央《意見》,推進清廉湖南建設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同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為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在湖南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我們認為,十分有必要出台具體措施。”該負責人表示,省委對文件起草工作高度重視,起草組歷時3個多月,反覆修改,數易其稿。
從我省實際來看,去年7月,省委出台《關於推進清廉湖南建設的意見》,將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推進清廉湖南建設的重要內容。“16條措施是進一步推進清廉湖南建設的有力抓手,有利於壓實各級各部門主體責任,將過去的‘軟指標’變為現在的‘硬杠杠’。”該負責人說。
挖掘湖南廉潔文化資源,突出湖南特色工作
“湖南廉潔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厚重的傳統文化,更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該負責人說,《若干措施》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體現了湖南特色。
比如,《若干措施》提出,汲取湖湘文化廉潔精華,整理炎帝、舜帝、屈原、周敦頤等古聖先賢、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推動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為民務實清廉的為政之德、古聖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為官之德,始終做到知行知止、廉潔從政。
湖南紅色資源豐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若干措施》提出,提煉革命文化廉潔理念,深入實施《湖南省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圍繞黨在湖南不同時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節點,深入挖掘具有鮮明湖南標識度的革命精神,用好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紅色資源,傳承和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挖掘整理編髮湖南革命文化中的紅色家書、家風故事,組織黨員幹部及其家屬學習借鑒,深化家教家風建設。
“體現湖南特色的另一方面,還表現在《若干措施》凝練了湖南創新實踐經驗,將工作要求提升為價值取向,從思想層面加以引導,以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引領廉潔文化建設,體現把一體推進‘三不腐’貫穿工作始終的理念。”該負責人介紹。
比如,《若干措施》結合了湖南深入整治領導幹部違規收送紅包禮金問題、堅決查處“提籃子”“打牌子”“拉款子”等腐敗行為、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等特色工作,明確指出要堅決抵制跑關係、“紅包文化”等庸俗腐朽思想;要推進廉潔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深入開展“家庭助廉”活動,結合傳統節日組織領導幹部與家人互贈廉潔寄語;每年開展紀法教育月、教育周等活動,促進依法履職、廉潔從政,從而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聯動協同,合力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涉及全省上下、聯動各行各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該負責人表示,落實《若干措施》,需要建立“黨委統籌謀划、紀委組織推動、部門協同配合、社會廣泛參与”的工作機制,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清廉湖南建設考核評價、精神文明創建考評、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巡視巡察、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
各級黨委(黨組)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廉潔文化建設研究謀划和組織落實,鼓勵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加強工作保障。
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牽頭建立廉潔文化工作會商機制,加強對全省廉潔文化建設的統籌協調、部署推動和督查指導。各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對涉及本單位的任務要切實擔負起直接責任,細化落實措施和推進步驟,確保《若干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通過全省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營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實現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該負責人表示。
【編輯:高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