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省政協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協商民主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推動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穩步提升,協商議政格局更完善,協商制度體系更健全,協商履職成效更明顯。
深化認識,對政協工作經驗、工作品牌再提升再完善
7月28日,省政協在漵浦縣召開“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發揮協商民主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優勢作用”座談會。這是省政協7月份召開的第4場專題調研座談會,也是省政協分片區專題調研座談會的最後一場。
省政協根據這4場會議的主題,把會場設在形成經驗、取得成效的市縣:在打造了三級政協聯動協作生動樣本的郴州桂東縣,召開“深化三級政協聯動,匯智聚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實踐基地之一的婁底雙峰縣,圍繞“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一體推進‘三個基地’建設”深入座談交流;在打造了一批特色委員工作室的常德,召開“發揮委員工作室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中作用”座談會;把收官之篇“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發揮協商民主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優勢作用”座談會,安排在懷化漵浦縣召開。
這4場會議的主題,聚焦的都是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務,會議主題之間既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工作體系。更好運用“三個基地”,才能確保方向不偏;更好堅持三級政協聯動的工作機制,才能確保重心不移;更好發揮委員工作室等平台作用,才能確保目標不變;更好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才能確保初心不改。
一個月內分四個板塊召開四次專題調研座談會,既是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情況的一次“回頭看”,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再學習、再領會、再推進,進一步推動全省政協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和《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同時還是全面系統總結本屆省政協在實踐中形成的機制性安排和制度性成果,深化對新時代政協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對工作經驗、工作品牌進行再提升、再完善,充分激發“政協之能”,更好服務“湖南之為”。
充分激發專門協商機構效能潛能,有效服務基層治理
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定位。
圍繞做好“專”字文章,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省市縣三級政協积極探索議題聯接、調研聯合、協商聯動、成果聯用“四聯機制”,推動省市縣三級政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同求實效,一批協商成果轉化為助推高質量發展、助力民生改善的政策措施。
今年,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將在張家界舉行,省政協圍繞“促進文體旅融合發展,助推建設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建言獻策,從4個方面提出20條建議為湖南旅遊產業發展提速提質。張家界市政協進一步結合當地實際,與縣區政協聯動,從旅遊從業者、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出發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與省政協同題共答,相關意見建議得到張家界市委市政府採納。
在搭建政協協商服務基層治理的平台方面,全省政協系統建設了3400多家線上線下委員工作室,打造了建在群眾身邊的協商議政平台。市縣政協結合各自實際,不斷擴大政協雲履職運用覆蓋面,推動政協協商從“面對面”向“鍵對鍵”“端對端”的遠程協商、網絡議政拓展。
邵陽市政協依託委員工作室,搭建“請你來協商”平台,积極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廣泛參与基層治理;漵浦縣政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融入“協商元素”,讓一線成為協商的“主場”,讓委員成為協商的“主體”,讓群眾成為協商的“主角”;芷江侗族自治縣政協建設政協協商“微平台”,讓協商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方明所去。湖南政協將立足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定位,持續不斷地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以實際行動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編輯:高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