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9月8日電 (記者 白祖偕 唐小晴)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攜手助推武陵山片區旅遊產業扶貧;湖南花垣縣政協推動邊城鎮與洪安鎮(渝)、迓駕鎮(黔)簽訂《邊區民族團結協議書》;湘桂兩地政協聯動打造“民族團結同心村”……近年來,湖南政協系統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發揮協商民主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與創新協商平台、方式和機制有機融合,不僅有效促進了民族地區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也使協商議政格局和協商制度體系更完善、更健全。
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攜手助推武陵山片區旅遊產業扶貧。 湖南省政協供圖
四省市政協聯動賦能武陵山片區精彩蝶變
武陵山片區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包含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交界地區的71個縣市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於一體,跨省交界面積大、貧困人口分佈廣、脫貧攻堅任務重。
山同脈、水同源、民同俗、語同音,期待破解的問題也具有同一性。從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主席聯合提交《關於設立“武陵山民族地區統籌發展試驗區”的建議》,到住湘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再到促成武陵山片區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團結奮鬥、共同繁榮,一直是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履職重點之一。
以開展旅遊產業扶貧為例,通過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助推武陵山片區旅遊產業扶貧合作座談會,湘鄂渝黔四省市達成“湘西共識”,簽訂《湘鄂渝黔旅遊產業扶貧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湘鄂渝黔黃金旅遊經濟圈”。
武陵山發展振興夢,浸透着濃濃政協情。早在2004年,湖南省政協就圍繞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區發展等問題建言獻策,爭取國家層面支持。除“湘西共識”,多年來,通過聯席會議這一平台,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協組織各方深入協商交流,還形成“銅仁共識”“恩施共識”“石柱共識”,助推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鄉村振興進入“快車道”。
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活動在同心村舉行。 湖南省政協供圖
當前,武陵山片區首要任務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推進片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四省市政協已把助推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合作聯席會議,升級為助推鄉村振興合作聯席會議,並提出共同推動創建武陵山國家鄉村振興試驗區的倡議。
“要把握和用好推動創建武陵山片區國家鄉村振興試驗區歷史機遇,肩負起為脫貧地區、民族地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試點示範的政治責任,同時不斷夯實武陵山片區國家鄉村振興試驗區創建基礎,推進四省市資源互享、市場互動、交通互聯、產業互助、政策互惠,增強片區產業發展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的足跡遍布武陵山湖南片區,她深入貧困村走訪貧困戶,開展脫貧攻堅中央和省交辦問題整改、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專項督查。
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活動在同心村舉行。 湖南省政協供圖
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 畫出最大“同心圓”
湖南永州、廣西賀州政協在地跨湘桂兩省(區)的湖廣同心村,創新協同開展建強一個省際民族團結同心聯合黨支部、打造一個省際民族團結同心產業基地等省際民族團結“十個同心”建設,助推這個民族團結同心村走向繁榮興旺。
以前,村民主要種植玉米、紅薯、花生等低效益農產品,人均收入低,生活非常艱難。如何求變?根據該村山地旱地居多特點,同心村湘桂省際聯合黨支部帶領村民因地制宜地發展以中藥材、水果為主的省際民族團結同心產業基地。
“流轉本村及鄰村土地近2000畝,產生效益近100萬元。”江華縣濤圩鎮黨委書記張虹說,規模種植和土地流轉不僅讓村民獲得了穩定收入,也壯大了集體經濟,昔日貧困村蝶變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鄉村。
協以成事,商以求同。同心村還成立民族團結同心“石榴籽”調解室,由江華、富川兩地政法系統法官、幹警及兩地村幹部、鄉賢組成的隊伍,聯合協調處理化解兩省(區)村民間的矛盾及民事糾紛。“拖延十多年的湖南廣西鄉鎮村林地權屬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張虹說,“石榴籽”調解室讓村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相互諒解、和諧共處。
為充分發揮湘桂兩省(區)各級政協優勢和作用,共同推進湖廣村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促進兩省(區)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今年7月,“省際聯動促發展石榴花開潤瑤寨”湖南永州廣西賀州政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活動在同心村舉行。
江華瑤族自治縣政協主席義潔介紹,江華、富川相關部門分別簽署了《省際邊界平安建設區域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共建湘桂湖廣小學協議》等文件。“創新開展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活動,努力把富川江華兩縣群眾的心連起來,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最大正能量。”永州市政協主席謝景林表示,還要在更多領域、更廣範圍開展協商交流活動,力爭形成一批高質量調研協商成果和協同發展的共識,進一步推動永賀兩市深化交流合作,開創地區協作發展共贏新局面。
今後,兩地各級政協繼續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優勢和作用,圍繞共推平安建設、共建湖廣小學、共促鄉村振興、共助文旅融合等重點,擦亮政協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特色品牌。
湖南省政協常委、民宗委主任黃獻民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區域間的競爭不可避免,區域間的合作更趨重要。如何推動區域合作、共同發展,是黨政工作所需、群眾利益所系,也是政協協商可以一展所長的協商空間。
跨省際區域聯動協商共建活動在同心村舉行。 湖南省政協供圖
“六聯”協作機制助三省邊區和諧發展
湖南花垣縣以湘渝黔交界處的邊城鎮為試點,與重慶洪安鎮和貴州迓駕鎮共創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邊區,探索出“黨政聯動、部門聯合、文化聯誼、平安聯創、景區聯建、生態聯保”的“六聯”協作機制。該機制不僅促進了邊區各民族的團結互助,更築牢了大家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地方政協無疑是“六聯”協作機制的重要力量。為促進黨政聯動,花垣縣政協积極向縣委建言獻策,推動邊城鎮與洪安鎮、迓駕鎮簽訂《邊區民族團結協議書》,建立長效聯合機制,實現邊界地區的聯調聯防聯治。
三鎮聯合建立的邊城政協委員工作室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立足邊區實際,推動建立三鎮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共敘睦鄰情誼,共商發展大計,共話美好前景。
“工作室採取大喇叭播報、機關幹部趕集日集中宣傳、在邊界路口樹立固定牌等形式,廣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邊區創建和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成效和民族地區發展變化。”花垣縣政協主席龍仕英介紹,委員工作室在景區建設、環境治理、矛盾糾紛等方面開展協商,為邊區群眾反映訴求、提出意見搭建了平台。
茶峒古鎮是沈從文小說《邊城》的原型地,也是湘西重點旅遊景區之一。委員工作室通過廣泛聽取意見,充分協商討論,提出多元化聯合開發邊城茶峒景區的建議,得到花垣縣委、縣政府採納。目前,投資18億元的茶峒景區二期項目已經開工,將再現沈從文筆下“邊城”意境,還原“書裡邊城”。
記者了解到,委員工作室還積极參与湘渝黔邊區治安聯防,組織邊區六鎮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立聯動協作機制等,維護邊區社會和諧穩定,保障邊區人民安居樂業。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黃蘭香說,民族地區基層政協開展跨區域的聯動協商工作,不僅是政協協商工作的积極探索,也是促進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為助推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貢獻政協力量,是政協工作應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做好的大文章。(完)
【編輯:張�】
评论已关闭!